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中“勇担当 走在前”
——访青岛海关关长沈扬
访谈 / 本刊记者 王国秀 本刊特约通讯员 / 高瑞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2025年全国海关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海关工作现代化服务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青岛海关按照海关总署党委工作部署,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牵引,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努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围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关、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本刊采访了青岛海关关长、党委书记沈扬。
记者: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请问青岛海关如何锚定“挑大梁”“走在前”更高定位,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贡献海关力量?
沈扬:2024年,青岛海关聚焦“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坚持立一域、谋全局,围绕“担当作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发展的动力和阔步前行的实力。全年申报进出口货运量、货值、税收入库分列全国第二位、第四位、第四位,助力山东省外贸增长3.5%。
平台能级不断跃升。2024年青岛海关推出促进自贸、上合、综保区发展等服务举措68项,4项获总署推广,上合技贸“双基地”揭牌运行,9项创新入选上合示范区制度创新成果案例。监管TIR中国车、中俄线路发运量居全国第一位。
物流通道立体拓展。协助总署出台新一轮支持黄河流域陆海联动、东西互济15项措施。助力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一体推进智慧海关、智慧港口、智慧口岸融合建设,铁矿石等11类货物吞吐量居全国首位,山东省集装箱海铁联运箱量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位。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细化支持海洋经济、农产品、邮轮产业等系列帮扶措施,丰富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工具箱”50项。利用技贸措施手段打破国外5项技术壁垒。优化关领导“包联制”,丰富“关企面对面”组织形式,举办活动105次、解决企业问题929个。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关、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表国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青岛海关以“凝心聚力、强基提质、改革创新、有为争先”为年度工作重点,围绕稳量提质,以监管服务创新为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努力建设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强动力、增活力、拓空间,以高水平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促进“大战略”上更有为。主动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金砖国家海关示范中心”建设,推动“智能非侵入顺势监管”等优质项目成为全国首批智慧海关建设与合作示范点。推动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海关促进中心”纳入2025年上合峰会外事成果。落实海关新一轮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5项举措。
在做优“大平台”上更有为。提升自贸区开放能级,用好“区关港”协同机制。推动综保区“一区一策”高质量发展,推进青岛前湾综保区优化整合。支持地方和港口利用保税仓储平台扩大大宗商品产业链优势,推动进口含金矿砂保税混配业务在山东落地,助力国际供应链提质增效。
在做畅“大通道”上更有为。支持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支持争取青岛港扩围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优化海铁等多式联运“一单制”海关监管模式。提升口岸通关便捷性和物流效率,深化“区港一体化”模式应用,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支持公铁联运、TIR运输集结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落地。
在做强“大产业”上更有为。把握船舶海工装备、家电等山东优势产业发展趋势,探索保税加工、物流、研发维修等模式。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链主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诉求的研究分析,综合运用保税、减免税、税政调研等手段,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能源资源战略储备和关键零部件、重要原材料扩大进口,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记者:2025年全国海关工作会议提出,智慧海关建设已从全面实施进入总装集成阶段,要“着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着力强化‘智关强国’行动”。青岛海关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是如何在“智”“强”攻坚上实现再提升的?
沈扬:2024年,青岛海关围绕“创新争先”,以“智”“强”联动为抓手,强化监管理念、监管手段、实现方式的变革,展现敢为人先的闯劲、勇挑大梁的干劲、走在前列的拼劲。
智慧海关成效显著。聚焦“1+18+58”署级场景项目落地,完成知识库年度建设任务,5个项目在全国复制推广,5个项目入围年度“十佳”项目30强,数量居全国海关首位,知识库获评年度“十佳”。7个项目纳入总署“N+X”方案体系,居全国前列。3套智能装备列入总署首批备案。
“智关强国”亮点纷呈。做优做强“59+39+39”项重点任务,进口燃料油“税检合一”获评“智关强国”行动“十优”,被列入署级重点项目,在9个直属海关试点并作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案例推报国办,行动成效指数列全国第三位。
数治转型步伐坚实。获批“大数据海关应用工作点”,完成“数据资产目录”建设,全国首家申请区域海关数据发布,举办首届建模大赛,研发“数据魔方”,编制“数据字典”,开发黄河流域关贸通智慧平台。
成果成效持续推广。智慧电讯检疫复制推广至23个直属海关、56个口岸,全国首艘“智慧电讯检疫示范船舶”授牌运行。“陆海联动、海铁直运”“关港通”“样捷通”“识易通”“数e通”“知危”等模式、成果在省内外推广。
2025年,青岛海关突出改革赋能,以“智”“强”联动深化改革创新,在更高质量推进“智”“强”攻坚上再提升。
聚焦串珠成链,在智慧海关建设上走在前。按照建设、试点、推广、联通、融合的步骤加力推进各级项目建设和复制推广,推动落地落实。推进智慧海关知识库建设,实现主体建成上线、各条线知识100%入库,与主要作业系统对接。牵头承办水运散杂货智慧货管、参与水运集装箱智慧货管等场景链建设,推动业务场景融合互通。
锚定重点领域,在“智关强国”行动上走在前。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对标强国所需,竭尽海关所能,紧盯“三个重要领域”,按照“系统化、清单化、项目化”和“分级制、责任制、平台制”要求,高质量落实2025年“智关强国”行动重点任务。坚持“不求多、但求精”,提升推进、评估、激励、资源配置等统筹效能。
赋能业务管理,在强化数据治理上走在前。用好“数据魔方”,深化“资源+治理+利用+安全”数据运用格局。探索建立“风控+科技+业务职能”协同联动的“知数、用数、管数”治理机制。加强数据质量管控,持续完善“数据字典”,动态更新正面清单数据,进一步理清数据资产底账。举办黄河流域海关数据建模大赛。
记者:2月18日,2025年海关政治部主任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强调落实总署党委政治工作部署,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青岛海关是如何以强基提质筑牢发展底座,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
沈扬:2024年,青岛海关坚持以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筑牢忠诚之基,以实干实绩、奖优罚劣树立鲜明导向,不断强化对党忠诚的正气、择优实干的锐气、崇严向实的风气。
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更加鲜明。按照“树立导向、完善机制、小步快跑、优化结构、能上能下”干部工作思路,坚持“重政治、重品行、重基层、重担当、重实绩”选人用人导向,开展干部调研和综合分析研判,分级建立优秀干部库,优化职级晋升机制,择优选任处级领导干部67人,晋升处级以上职级262人,关区高职级职数使用率最高达78%。评选首届“十佳青年国门卫士”。
强本领促提升的举措更加有力。推进“国门卫士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打造“青关大讲堂”品牌,1门课程获评中组部好课程,1人获全国海关科普讲解比赛第一名,17名同志受到省部级表彰和三等功以上奖励。
暖人心解民忧的成效更加明显。高标准推进烟台山东解放区海关关史馆建设,建成启用关史荣誉室,上线“青岛海关荣誉风采榜”,推出10项民生暖心实事,解决职级干部医疗保障待遇等系列举措有效凝聚人心。
2025年,青岛海关突出严管厚爱,坚持建平台、搭擂台、设奖台,以国门卫士能力提升锻造“政治强、水平高、作风硬、纪律严”的一流现代化海关队伍,在更高要求打造过硬队伍上实现再提升。
重引领、重担当,建强领导班子。完善干部考核识别机制,实现优进绌退。建立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持续优化处科级领导班子结构,选优配强“一把手”,完善职级晋升后留选机制,开展机关基层多层次岗位交流。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通过关(处)长挂牌重点项目等方式,以“头雁”领飞带动“群雁”齐飞。
重实干、重实绩,深化管理使用。优化职级晋升机制,完善职级晋升赋分模式。压紧压实各级班子识才用才责任,统筹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力度,加强高职级公务员管理使用。制定加强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意见,优化职称评聘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细化实化“三个区分开来”具体情形。
拓平台、畅通道,强化正向激励。深化“建平台”,细化国门卫士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巩固深化年”具体措施,开展隶属海关党委书记、优秀年轻干部等专题培训。成立条线专家库,建立“现场+中心+远程指导”专家答疑机制。持续“搭擂台”,建立业务例会基层代表常态化发言机制,强化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固化“设奖台”,开展优秀科长、“国门卫士”系列评选。
青岛海关关长沈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