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让疟疾不再肆虐
作者:邓娟 郝泳深 耿哲
文 / 邓娟 郝泳深 耿哲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普遍流行,每年新增病例数以亿计,危害严重,是全球范围内长期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已将疟疾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监测传染病。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中国获得无疟疾认证。
2025年4月25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疟疾日,本文将对疟疾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流行特点、主要症状、预防治疗等知识作详细介绍。
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一种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导致人体感染疟原虫,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虫媒传染病。目前,已知共有5种可感染人体的疟原虫,分别为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2024年世界疟疾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83个国家或地区报告疟疾病例2.63亿例,其中死亡病例59.7万例。
潜伏期疟疾有哪些主要症状?
不同类型的疟疾出现临床症状的潜伏期不同——恶性疟为10天至14天,间日疟、卵形疟为10天至20天,三日疟为20天至28天。疟疾典型临床症状为周期性的寒战、高热、出汗,伴头痛、乏力、呕吐、食欲减退及四肢关节酸痛等,民间俗称“打摆子”。恶性疟发热不规律,病情进展快,可出现严重贫血、急性肾功能不全或昏迷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
疟疾是如何传播的?
被感染疟原虫的雌性按蚊叮咬是疟疾传播的主要途径。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可感染疟疾。患疟疾或无症状带虫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哪些人易感染疟疾?
所有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非流行区人群进入疟疾流行区的感染风险较高。目前,疟疾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高发,东南亚、东地中海、美洲等地区也有流行。前往国外疟疾流行地区旅行、务工、商贸等人员均有感染风险。
疟疾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疟疾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选用速效、不良反应较少的抗疟药物,迅速杀灭疟原虫,并预防远期复发);对症治疗(针对各种症状和并发症);必要的支持疗法(保持酸碱平衡和重要脏器功能)。常见的抗疟药物有磷酸氯喹、磷酸哌喹、磷酸咯萘啶等。
防蚊灭蚊,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疟疾最重要的手段。前往疟疾流行区,应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长衣长裤、使用蚊帐等物理防护,使用驱避剂、蚊香驱蚊或服用预防性药物等化学防护,同时减少黄昏至夜晚蚊虫活跃时段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外出。
Tips:海关提示
2024年,我国出入境人数达6.1亿人次,疟疾输入风险较高。我国南部地区广泛分布按蚊,疟疾传播的流行因素并未完全消除。我国长期存在输入性疟疾引起本土再传播的风险。为此,海关建议:一是出境前向海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境外疟疾疫情和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前往疟疾严重流行的国家或地区;二是出入境旅客在旅行期间,特别是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应做好防蚊虫措施,必要时可携带抗疟药物;三是出入境时如有周期性发热、寒战、大量出汗等疑似疟疾症状,应主动向海关咨询、申报,并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等工作;四是因疟疾存在潜伏期,入境后的一段时间内如出现上述不适情况,应及时就医,向医生说明近期旅行史,以便及时得到妥善诊治。
(作者单位:深圳海关)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业务的办理要求请询主管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