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营企业:“智”造舰队破浪出海
作者:钟雁明
文 / 钟雁明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正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战略高地。在数字经济与绿色革命的交汇点,中国民营企业正以“敢为天下先”的姿态,向世界输出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尖端产品。从工业机器人布局国际生产线,到“新三样”点亮全球能源转型之路;从无人机划破低空经济的天际线,到万吨巨轮承载“中国智造”驶向五湖四海,民营企业的创新基因与全球市场需求的深度融合,正书写着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4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达到24.3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8%,高出我国外贸整体增幅3.8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5.5%,再创历史新高,已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对当年我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4.3%,其背后是新质生产力的全面爆发。2025年前两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3.69万亿元,在整体外贸下滑1.2%的背景下依然保持2%的增速,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的比重攀升至56.4%,成为我国稳外贸的中坚力量。
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我国民营企业成为国家提升战略竞争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突破核心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出口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民营企业早已不是昔日的“追随者”,而是已处于行业前沿,正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2024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一举突破3万亿元大关,首次超越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最大经营主体,占同期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48.6%,实现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2025年前两个月,出口高新技术产品4464.8亿元,继续平稳增长3.2%。中国民营企业正在用智能生产线重构世界工厂,用跨境电商打通地球经脉,用自主创新打破技术霸权,逐渐成长为智勇双全的“六边形战士”。
无人机出口:给世界低空经济装上“中国翅膀”
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民营企业正以惊人的创新力和市场敏锐度,将无人机打造为“中国智造”的全球标杆。从农业植保到应急救援,从物流配送到影视创作,中国无人机不仅重塑了传统产业模式,更以强劲的出口势头占领国际市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显示,中国已经迅速成长为无人机行业的制造和技术强国,专利申请量占全球73.3%,无人机销量已经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深圳大疆等民营企业以技术优势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出口153.9亿元,迅猛增长20.8%,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其中民营企业出口149.9亿元,所占比重高达97.4%;2025年前两个月,民营企业出口23.9亿元,同比继续高速增长36.7%,所占比重进一步攀升至98.2%,成为全球无人机供应链的绝对主导者。其中,起飞重量不超过7千克的民用无人机为出口主打产品,合计出口51万架、价值19.7亿元,分别增长30%、64.5%,分别占同期我国民营企业无人机出口量、值的95.2%、82.2%。“无人机之都”深圳贡献了我国无人机出口量、值的93.4%、94%,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生产。
中国民营无人机企业以“高性价比+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打破欧美技术垄断,全球前5大买家均为发达国家。2024年我国民营企业对荷兰、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合计出口无人机54.8亿元,占同期我国无人机出口超过1/3的市场份额。这场由民营企业引领的“天空革命”,正在书写中国高端制造的新篇章。
工业机器人出口:智造浪潮下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在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崛起,中国民营企业正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魄力,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向世界输出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产销国,中国正通过民营企业的高效创新与灵活布局,在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工业机器人18.7亿元,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最大的出口主体,此后连续4年牢牢占据工业机器人出口C位,出口优势迅速扩大。2024年出口额达52.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5.6%,已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的2.1倍,占同期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的比重接近2/3,展现出民营企业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实力。2025年前两个月继续高歌猛进,出口9亿元,增幅高达67.3%,占同期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的比重提升至71.5%。其中,广东民营企业以出口2.4亿元的业绩继续高居榜首,安徽、江苏民营企业紧随其后,分别出口1.3亿元、1.1亿元,增幅分别高达2.4倍和1.9倍。
集成电路出口:创新驱动,全球突围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也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国产替代的多重驱动下,我国民营企业以自主创新的姿态,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占据越来越关键的地位,成为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覆盖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IP等全链条各环节,形成了头部引领、链条完整、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尽管先进制程受限,但我国民营企业转向成熟制程领域深耕,通过差异化竞争和技术迭代逐渐打开部分高端市场,国产GPU和AI加速芯片在智能算力领域逐步替代国际产品,展现出“中国芯”走向世界的澎湃动力。
2024年,中国出口集成电路达到1.13万亿元,再次刷新出口历史纪录,超过手机成为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其中,民营企业出口集成电路4034.7亿元,飞速增长25.4%,连续7年刷新历史新高,占同期我国集成电路出口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攀升至35.6%,对当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5.7%。2025年前两个月,出口集成电路已突破500亿元,达到555.5亿元。
电动汽车出口:让世界真切感受到中国的“加速度”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出口以雷霆之势席卷全球。从东南亚的湿热雨林到欧洲的冰雪公路,从南美的草原到中东的沙漠,中国新能源汽车正以技术、成本与模式的三重优势,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撬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这场波澜壮阔的征程,不仅书写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更彰显了人类绿色未来的无限可能。
2022年,我国民营企业以出口电动汽车65.8万辆、价值865.4亿元的辉煌业绩,全面超越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电动汽车出口的新科状元。2024年出口143.5万辆、价值1927.6亿元,无论数量或者价值均已实现翻番。2025年前两个月,出口27.7万辆、价值329.2亿元,分别增长39.7%、12.9%,分别占同期我国电动汽车出口量、值的66.2%、59.9%,成为我国电动汽车出口的绝对领军企业类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全球化”,中国民营电动汽车企业已经实现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跨越式发展。
工程机械出口:向世界展示“基建狂魔”的硬实力
在全球基建需求持续扩张的背景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国际竞争格局。民营企业凭借技术创新、成本优势和灵活的市场策略成为这一浪潮的重要驱动力。从传统燃油机械到电动化、智能化设备,中国民营企业正以“硬实力”与“软服务”双轮驱动,向世界展示“基建狂魔”的工程利器。
2010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工程机械230.4亿元,首次超越国有企业成为第二大出口主体。经过十年磨一剑的奋力追赶,2020年出口工程机械604.4亿元,强势赶超外商投资企业荣登冠军宝座,从此一路遥遥领先。2024年出口1894.8亿元,连续两年超过工程机械出口的五成,2025年前两个月出口297.2亿元,保持15.7%的强劲增势,所占份额进一步增至53.9%。中国民营企业工程机械的全球化征程,不仅是一场商业竞争,更是中国工业精神与世界需求的深度共鸣。
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广交会门口派发传单的“草根选手”,他们撕下曾经被贴在身上的“小作坊”“地摊货”标签,左手握着智能生产线,右手攥着全球供应链,口袋里还揣着专精特新的武功秘籍,不仅把“中国制造”的招牌擦得锃亮,还在外贸舞台上不断玩出“中国智造”的新高度。以科技含量较高的手机为例,2024年民营企业出口手机5710.7亿元,首次超越外商投资企业,成功实现逆袭。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品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充分证明了我国民营企业完全具备跻身世界一流的可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未来随着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全球影响力将不断增强。
(作者单位:广州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