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强化力度:强力施策,合力共进
青岛前湾港区,是青岛港集装箱运输的核心港区,在港口多年的发展中,港区受历史建设条件、码头位置、功能等因素影响,形成两个口岸关区代码和港口代码,分别为独立的海关监管场所。
由于关区代码和港口代码不统一,在集装箱船集中到港的时间,调整船舶靠泊泊位就会产生跨关区调船的问题,出口企业需对已经申报的舱单和报关单进行删单重报,至少延误三四天的时间。前湾港也因关区代码不一致,泊位调整的灵活性受到了限制,出现了有的码头有船要等泊位,有的码头无船可以靠泊,对港口生产组织、提升对企服务效能带来了诸多不便。
青岛海关通过“关企面对面”活动在收到企业问题反馈后,马上作出了工作安排,经多方调研发现该问题非常复杂,涉及海关多个条线作业系统改革。面对如此艰巨的挑战,青岛海关组织多个部门成立专班,梳理了该项工作的难点堵点,经过多轮推演、论证、测试,最终将青岛港口岸代码整合,推动各类系统改造58处,涵盖了船舶靠离、货物装卸和单证传输等9个关键节点。
关区代码统一后,截至今年4月14日,青岛前湾港区船舶共靠泊13928艘次,全部以4218代码报关,真正实现了一次报关,全港区通行,年节省企业通关物流成本1400余万元,避免了港口空泊损失费5000余万元,极大地优化了口岸营商环境。这一改革举措为山东港口青岛港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港口资源统筹高效利用、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助力山东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企面对面”活动并非海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单打独斗,随着该项活动的持续深入,青岛海关不断优化创新活动形式,参与“答题”的政府单位也从海关一家,增加到了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农业农村厅、海事局、税务局等部门。海关推动“关企面对面”活动纳入地方重大任务、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从而实现“相向而行、同题共答”,形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合力。
青岛海关联合青岛市税务局创新实施了“进口增值税抵扣信息联网核查”改革,强化协作监管,在全国首次实现进口增值税抵扣信息“即查即返”,将海关退税时间缩短约80%,平均退税时间从33.9天降至7天以内,效率提升80%。据估算,联网核查全年可惠及青岛市企业超200家,涉及税款退还5000万元。
图 / 黄向东
应用“山港一港通”模式,船舶正在靠泊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